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获得的一份中钢集团《关于恳请配合解决“10中钢债”兑付难题的函》也显示,中钢集团在抓紧实施债务重组的同时,一直努力寻求“10中钢债”解决方案,目前发改委、国资委正在紧急协调“10中钢债”解决方案,中钢集团恳请“10中钢债”投资者保持一致行动,撤销回售登记。
中钢集团是国务院国资委管理的中央企业,其下属一级核心子公司中钢股份在2010年发行了“10中钢债”,发行规模20亿元,存续期从2010年10月到2017年10月,2015年10月20日为付息日,并且面临投资者回售行权。
在上述恳请函中,中钢集团坦承,公司部分业务停摆,导致企业现金流枯竭。若投资者在2015年10月行使回售选择权,公司将无力兑付到期本息,势必出现违约风险。中钢集团同时向投资者致歉,并恳请投资者对解决方案予以支持、理解和配合。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多次拨打上述函件联络电话并发去采访短信,但均无人回应,同时,中钢集团新闻处工作人员也未回应记者电话和采访短信。
作为此次债券的主承销商中银证券,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也就“目前都有哪些机构持有中钢债,是否已提出行使回售选择权”等问题,向其发去采访提纲,但截至发稿时未获回应。
“十一”长假后的首个交易弹基础不牢。
基建项目推进状况不尽如人意
近期虽然基建项目批复量增多,不过项目推进状况整体低于预期。10月8日,审计署发布了2015年8月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政策措施贯彻落实跟踪审计结果。根据公告,部分重大项目建设推进缓慢以及财政沉淀资金收回等仍是主要问题。据《每日经济新闻》的道,审计的建设项目中有193个(占23.7%)实施进度明显滞后,涉及投资2868.62亿元。另外,央行再出新招(商业银行信贷资产质押再贷款试点范围扩大)提振经济,从侧面印证经济下行压力不容小觑。
减产程度低于预期
早在2013年1月,中钢债评级机构中诚信国际信用评级有限责任公司就曾发布公告,将中钢股份AA的主体信用等级、中钢集团AA的主体信用等级,及“10中钢债”AA的债项信用等级列入可能降级的信用评级观察名单。
其依据是,中钢股份资产负债率将保持高位,而海外矿山建设进度缓慢,资本支出压力依然很大,主营业务短期内难有起色,面临一定的流动性风险。
在2014年被爆出大量贷款逾期后,银监会法规部于2014年12月曾协调召开中钢债务会议,中国银行等牵头成立债委会,就如何处理中钢债务问题进行谈判。
虽然从2013年开始就问题频出,不过资料显示,2010年-2014年的利息中钢集团均已兑付,每年利息为1.06亿。
截至2013年末,中钢集团总资产为1100亿元,总负债为1033亿元;而中钢股份总资产为1000亿元,总负债950亿元。中钢股份负债占中钢集团总负债的92%。
尽管如此,上述资深债券人士认为兑付的可能性仍然很大,而宋清辉则认为:“中钢债应交予市场,政府尽量不要去干预。国企改革要经历较长的过程进行废旧立新,通过更市场化的手段推动国有企业的发展”。
您好,欢迎莅临嘉华盛和,欢迎咨询...
![]() 触屏版二维码 |